当前位置: 首页 - 智能 - 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献策竞争不过中国何妨变身中国造

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献策竞争不过中国何妨变身中国造

2024-10-16 智能 0

【ITBEAR】9月27日消息,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已展现出显著的全产业链优势。然而,面对地缘危机对欧洲产业环境的冲击,欧盟在电动汽车政策上呈现出复杂的两面性策略。

欧盟一方面通过设立高达35.5%的关税壁垒,试图削弱中国电动汽车的成本优势,为本土车企提供技术追赶的时间窗口。但另一方面,欧盟又在模仿过去中欧汽车产业“市场换技术”的合作模式,与中国企业携手成立合资公司,以共同开拓欧洲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技术输出的角色已经逆转,由中国车企担当。

斯特兰蒂斯,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中企展开了紧密合作,并从中获得了实质性的利益。该集团CEO唐唯实指出,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反向合资,可以有效规避欧美之间的关税陷阱,他认为这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慕尼展期间,唐唯实进一步评论称,加征关税对欧洲车企而言如同陷入了一个陷阱,它不仅会加剧国内通胀,还会使欧洲车企难以与中国车企的低成本竞争相抗衡。事实上,中国汽车的价格仅为欧洲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设立关税壁垒虽然短期内或许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加大欧洲车企与中国车企之间的技术差距。

如何在市场保护与技术引进之间找到平衡点,已成为欧洲各国必须深思的长远问题。斯特兰蒂斯与大众、福特等国际知名车企纷纷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寻求在中国市场以外的地区生产并销售中国电动汽车。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使这些国际车企能够面对中国车企的竞争压力,同时也使它们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布局的一部分。

当前,全球前十大电动汽车制造商中,除了美国的特斯拉外,其余全部来自中国。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对其全球发展至关重要,这也从马斯克积极营造的对华友好形象中可见一斑。在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的领先地位更为显著,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中欧之间的关税谈判仍在进行中,双方正在博弈中寻找彼此的利益边界。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应对西方的体系挑战,通过正面反制、分化瓦解等策略来维护自身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斯特兰蒂斯等欧洲车企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双方共同拓展市场,也为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动汽车# #中欧合作# #关税壁垒# #全产业链优势# #技术合作#

标签: 智能助手app下载智能家居相关技术有哪些智能家居排行ai是什么简称智能app

上一篇:不知火舞蹈三位小孩的海边奇遇

下一篇:手机管理拇指轻触效率双升

相关推荐
推荐资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