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 手机 0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无疑是互联网上最受瞩目的焦点。然而,尽管它们被广泛讨论,但实际使用者的人数远低于大众想象。据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对全球2000名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19%的受访者曾使用过ChatGPT,而使用谷歌Bard的人比例更低,为9%。
这场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程度的探索不仅限于摩根士丹利,还包括了德意志银行针对全球1万个家庭进行的独家数字基础设施组别(dbDIG)调查。在5月份,这项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已经听说过ChatGPT,而两个月前这个比例为38%,反映出一种“虚火过旺”的现象,即虽然人们口头上支持AI革命,但在实际中,对主动拥抱变化并非所有人都感兴趣。
学生和高收入群体显然是ChatGPT最活跃用户群体。这可能是因为高收入群体更加敏感潮流变化,并且拥有更多了解新技术资源。而学生则因其创新的用途而频繁使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撰写论文等任务。他们似乎并不介意在道德和法律风险尚未得到明确解决的情况下利用这些工具。
然而,在商业环境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不仅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而且还有版权争议等潜在风险。此外,由于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仍处于早期阶段,其法律地位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因此商业组织或个人必须极度谨慎地应用这些工具。
投资者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因为此类技术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阶段。当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想要帮助人类产生商业价值时,它们面临着相当高的门槛。简单聊天或讲笑话是不成问题,但要将其用于写论文、制作PPT或者编写代码,则需要一定技巧。此外,要让这些系统提供有价值且精准内容,还需通过不断迭代来完善提示词(Prompt)。
尽管当前的一些提示工程师能够以年薪百万之姿受到重视,他们工作中的挑战之一就是理解复杂语义以及人类情感,并将大型任务分解为多个更易管理的小任务。但即便如此,这些系统仍然无法完全理解语言复调性和言外之意。这意味着真正最大化效率所需的是既能明白自己需求,又能理解这些产品运行逻辑——这自然是一个较大的障碍。
因此,如今我们可以看到ChatGPT正如一辆性能卓越但驾驶技能不足车辆——它代表未来,却也像带刺玫瑰一样,被赋予了高度形象却难以真正触及寻常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