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9 科技 0
在ChatGPT的风潮中,业内资深专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ChatGPT?但实际上,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为什么没有Open AI?”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触及了AI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核心。
在2035数字议程伙伴行动 • 领导者三周会(第9期)上,与会专家围绕“迎接‘新AI时代’——从ChatGPTAI产业发展之路”这一主题深入交流和研讨。本次会议由北京信百会研究院、阿里研究院联合主办。
安筱鹏认为,ChatGPT是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大国新一轮数字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它具有颠覆性、涌现性、工程化、通用性五大特征。然而,关于当前AGI全球竞争,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轮竞争的入场券、主力军、主战场与天花板:“公共云 AI”的系统能力是AGI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入场券”;拥有算力、数据、人才优势的大型科技公司是AGI大模型工程化的“主力军”;构建技术生态和产业生态是AGI全球竞争的“主战场”;规模庞大的统一市场决定了AGI市场竞争的“天花板”。
李修全指出,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应该是当前最具可行性,并有相当大能力提升空间。他认为,要取得进一步突破,还需要思考如何激活人才创新活力的环境,以及多元化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变革,并在如何有效组织存量和增量算力等方面探索走出中国自己的模式。
邓志东则认为,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带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进步。他建议,我们要做好创新生态建设,并利用好新型举国体制。“毫无疑问,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ChatGPT,但是不用太多,1-2家就可以了,因为它和电力等基础设施一样,是基于人类全球文本数据进行构建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王爱华强调,大模型发展并非一日之功,中国需要在算法、算力、数据方面建立国家级协同能力,同时需要产学研广泛深度合作。
总而言之,“中国为什么没有Open AI?”的问题触及了我们国家在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这是一个涉及到政策支持、新技术开发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但正如专家们所说,只要我们能够持续推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高端芯片研发、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及跨界合作,这份梦想终将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