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1 智能 0
近日,一起利用人工智能(AI)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话题#AI正在爆发#冲上了微博热搜榜。4月20日中午,郭先生的一位好友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声称自己外地竞标需要430万保证金,并要求使用公对公账户进行转账。基于对好友的信任和视频聊天核实身份,郭先生未经核实就将资金转出。但事后,当他拨打好友电话时才发现被骗,这次骗子采用了AI换脸和拟声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骗子并没有直接添加郭先生为微信好友,而是通过视频聊天方式与之沟通,这也是郭先生被骗的原因之一。警方推测,可能是通过技术手段盗用了他的朋友微信账号。在接到报警后,福州、包头两地警方迅速启动止付机制,最终成功止付336.84万元,但仍有93.16万元被转移。
此案例并不孤立,在2022年2月,有一名陈先生在浙江温州市公安局报案称,被“好友”以近5万元的形式欺诈。他提供给警察的是他与“阿诚”之间截取的面部视频画面及合成后的假象聊天录像。这场景中的骚子利用了陈先生朋友发布于社交平台上的视频,并使用AI换脸技术制造假象,从而实现诈骖。此外,还有其他几起类似事件,如上海某公司高管因对方伪造声音和面孔导致150万元损失等。
这些犯罪分子通常会采用多种手法,其中包括声音合成、AI换脸以及非官方软件插件来实现语音文件共享等。他们还会利用社会工程学技巧,比如筛选特定受害者群体,以提高诈骗成功率。警方提醒用户,在进行网络交易前要确保对方身份真实性,不要轻易相信来自陌生人的请求,以及及时报告任何可疑活动给当地执法部门。
综合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