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智能 0
近年来,随着军用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经历了迅猛发展。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已接近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70%左右,可谓发展态势和潜力前景都极为喜人。然而,这背后主要是由消费级无人机所支撑。这一转变,如同一扇巨大的门,为民用无人机开启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泉源,其价值如同黄金敲门砖般不可或缺。
但随着发展的深入推进,消费级无人机的重要性似乎逐渐下降。自2018年起,工业级无人机开始逐渐超过消费级,无情地成为民用无人机会向新的主体转型。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行业内外,都充满了对这一转型之谜的好奇与探索。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曾经的小小敲门砖如今不再显得那么关键?为何要从消费级向工业级方向转型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是因为消费级无人机一直缺乏能击中用户痛点应用。
目前,无人的应用大多集中于运动比赛、教育表演、摄影娱乐等方面,有些甚至利用其送年货或求婚,但这些都并非常规需求。而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监控安防等领域,则需强烈迫切,不断增长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生产模式跟不上潮流,加剧了各行各业对于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升级的需求。
其次,是因为价格与功能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很多企业打着高科技品牌,却以玩具水平生产产品,一方面便宜却功能有限;另一方面则是价格昂贵但功能专业,对于普通顾客来说既难以接受又难以承受。
再次,由于黑飞等问题刺痛监管神经。
由于大部分普通用户对无人的认知还停留在玩具层面,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去注意风险与隐患,但实际上,它们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不规范使用会引发扰航伤害侵犯隐私等问题,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想保障安全就必须加强用户安全意识及产品技术标准,同时提升企业责任感以及相关部门监管能力,这个过程仍然充满挑战。
最后,因为市场已经步入红海阶段。
数据显示,从2015年的初步开启到现在,我国消费級市場已從8亿猛增至135億,這種爆炸性的成長顯示出發展態勢與潛力前景都是非常喜人的。但隨著市場成熟度提高,大疆這樣的大企業占據全球七十%份額,而其他企業想要分得一杯羹,就需要尋找新的戰場、新規模開拓新發展。在這個背景下,即使工業級領域還未完全被占领,也正成為一個吸引無數企業進一步開拓新天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