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手机 0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最近的探险之旅中,意外发现了一片广阔的蓝冰平原,这里是未来可能建设大型机场的地方。随着进一步的勘察和研究,这块蓝冰地区被认为有潜力成为一个理想的飞机起降点。位于中国南极内陆考察出发基地西南方向大约10公里处,这片蓝冰地带呈现出一片连续的裸露冰面,光滑而又危险。
科考队员们利用精密工具进行了初步测量,他们使用了特殊设备——冰钻——来探明这块区域的地质结构,并了解了其厚度情况。这项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项艰巨任务,但也充满挑战性,因为他们需要克服严酷的环境条件,比如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的低温、强大的风暴以及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白天黑夜不分之苦。
据领队孙波介绍,未来这个蓝冰机场将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飞机,从小型私人喷气机到庞大的军用运输机都能安全地在这里起降,而这些飞机原本需要改造以适应此类恶劣条件。目前,在世界各地共建有8个这样的永久性或临时性的蓝冰机场,其中包括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建立的大型设施。
“我们非常高兴发现这一宝贵资源,”孙波说,“蓝色的坚硬表面提供了稳定且耐用的基础,对于那些承载重量和抵御极端气候变化要求很高的大型飞行器来说,是完美无缺。”他补充道,“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所有参与者,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夏季,都能享受同样的安全保障。”
至今为止,中国在南极拥有4个主要考察站,还有一座正在建设中的第四个,但直到现在,没有一个真正可供固定翼飞机起降使用的地方。在2015年至2016年的一次试验中,一架名为“雪鹰601”的固定翼飞机会先后从北京到南极并成功返回,那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航空时代。但由于当时没有固定的跑道,大部分航班依赖于俄罗斯进步站提供服务,以便进行必要维护与补给。
为了实现更长远目标,即确保日益增长的人口可以通过更方便、更快速方式访问这片神秘而遥远的地球角落,不仅要提升现有的技术,而且还必须扩展我们的基础设施。此次任务不仅包含了一些新的科技实验,也包括在中山站附近尝试性建设一个雪面机场作为补充方案。不过,与具有大型商业客轮能力的大型空调制冷器相比,此类雪面跑道更加适合用于短距离小规模货物运输,如雪橇式载具,而不是那些沉重、大体积但却轻巧灵活的小船/车辆(即装备有推进装置)所需。大致上,如果你想要乘坐这种快艇/汽车去那儿,你会喜欢它,但是如果你打算搭乘海洋游轮或任何其他类型较大的船只,你可能会觉得有些许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