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行业资讯 0
【天极网手机频道】关于手机不配充电器这一议题,业界已经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苹果在推出iPhone 12系列时便宣布取消附赠充电器,声称这是为了环保,每年可减少200多万吨的碳排放。随后,一些国内厂商也效仿,不再提供额外的充电器,但用户可以自行购买。这种做法引发了不同的观点,有人支持节约资源,而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有消费者向工信部反映说,由于缺乏带充电器的手机选择,他们必须增加购物成本并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寻找适合自己的产品。工信部回应指出,厂商在保证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制定营销策略,并且在销售过程中明确告知消费者是否包含随附材料。
一些批评声音认为,这种分离销售模式可能会浪费资源,因为虽然安卓与苹果使用不同类型的充电器,但很多用户仍然拥有多余未使用过的通用型充电器。此外,即使智能手机快充技术日趋成熟,如果没有原装快充适配器,也无法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性。
然而,工信部的话语似乎否定了“难以购买带有额外设备”的说法,其实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不但如此,这样的做法被视为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只要厂商清晰告知,并且尊重顾客决策就不会产生问题。而把这个责任完全交给生产方,无疑是在剥夺消费者的基本权限,让他们无从得知自己是否需要购买这些附件。
若真心关注环保,那么应该像订餐一样,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需要餐具,而价格保持不变。如果电话制造商能采纳这样的模式,比如提供标准版(含所有必要配件)和环保版(仅限设备本身),那么人们将感受到更大的自由度而非被迫接受某种安排。这是一个双向性的问题,它要求两边都要合作,同时也要考虑到市场经济规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因为取消一项服务而损害品牌形象或削弱竞争力的同时,也不能强迫企业按照特定的意愿进行操作。此刻,我们正处于一个重要转折点上,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