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行业资讯 0
近年来,随着军用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经历了飞速发展。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已接近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70%左右,可谓发展态势和潜力前景都极为喜人。然而,这背后主要依赖于消费级无人机的支持。消费级应用起步,为民用无人机提供了源源动力,其价值堪比黄金敲门砖。但随着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消费级无人机的重要性似乎有所下降。2018年以来,工业级无人机比重逐渐超过消费级,无成人用新主体。在此背景下,无人机发展从消费级领域向工业级领域转型。
那么,为何曾经的敲门砖如今不再关键?为何要从消费级向工业级方向转型呢?理由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是缺乏击中用户痛点应用。
当前,消费級無人物機應用的主要集中在運動比賽、教育表演、攝影娛樂等方面,有些還曾利用無人物機送年貨、送戒指求婚,但這些都算不上消費者的日常需求。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成本持續攀升、生產模式跟不上潮流的背景下,无人的自動化、高智能、高信息轉型,更符合各行業升級發展痛點需求。
其次,是價格與功能成兩大拦路虎。
很多消費者仍會被無人物機之科技范兒所吸引,但想在這部分因興趣而購買的人群中進一步壯大,要麼就是打著名頭但實際產品功能差異很小或價格昂貴,這讓得滿足顧客需求困難。
再次,是由於無人物機引發的问题刺痛監管神經。
對於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他們對於無人的認知還停留在玩具層面,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去注意風險與隱患。但實際上,由於無人的技術特性,它們與玩具不同,不規範運用的後果可能導致扰航傷害甚至侵犯隱私問題,对日常生活和社會穩定影響較大。
此外,由市場從爆發走入紅海,也是其轉型的一個原因。
自從2015年的我國市場開放以來,我國未來幾年的發展已經顯現出一個快速且高度競爭性的市場環境,大疆更是在全球領域內佔據了七成份額,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發展相當成熟的地步。在此情況下,要想保持競爭力,便需要尋找新的開拓方向,即工業級市場,那里既有巨大的潛力又不是完全紅海化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