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 行业资讯 0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汽车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缺芯困局。原本以为在2021年这一问题将得到缓解,但现实却是更加严峻。据统计,2021年一季度的汽车产量大幅减少,达到了60余万辆的短跌。这不仅影响了汽车行业,还蔓延至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上,包括苹果和索尼等知名品牌都受到影响。
这次缺芯困局的加剧,与一系列突发自然灾害有关。在春节期间,一场7.3级的地震袭击了日本,对东芝和富士通等半导体工厂造成重大损失。而美国得州的大面积停电事件,也迫使恩智浦和三星电子暂停运营,这些都是导致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受阻的关键因素。
市场专家预测,恢复到平衡状态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因为半导体制造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过程。不仅代工厂需要时间来扩张产能,上下游企业也必须准备材料、工具,并进行安装和调试。因此,即使像台积电这样的公司已经宣布增加产能以应对危机,但真正满足需求仍需至少半年的时间。
对于我国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中国制造2025”的框架下,我们正逐步迈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国内集成电路企业数量激增,有近万家新成立,其中很多涵盖了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此时,在缺芯背景下,我国国产芯片的发展势必迎来新的里程碑,将带动相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