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 行业资讯 0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这几天,在计算机领域曾经有不少研究成果,担任过谷歌、腾讯高管的吴军老师,关于「ChatGPT不算新技术,带不来什么新机会」的评论,在科技圈内引发了一些讨论。
我也好好了解了他这么判断的原因,发现吴军老师的视角正好代表了很多技术从业者的看法,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个看法的一些不同意见。
吴军老师对ChatGPT的点评来自于他4月3日在得到的视频直播,他提到贾里尼克(Fred Jelinek)也就是他的导师,1972年就提出了语言模型这个概念。计算机生成内容的技术也很早就已经实现了,而今天的大模型不过是用更大的参数、更大的数据,以及更多人工优化结果。
最后他得出结论:「ChatGPT不是一次技术,它影响到的都是那个比较懒的人,不愿意动脑筋创造新东西的人。真正探索人类知识奥秘的人,是不会被取代的」.
对此我想说,虽然吴军老师为大家缓解了不少关于「AI颠覆人类」的担忧,对技术炒作提醒也是值得警惕,但却误解了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本质规律:新技术出现后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性能调优过程,只有当其性能超过老技术,在产业和社会应用中持续释放生产力时才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任何一项成熟科技,从概念到实现再到市场广泛应用,都是一条漫长道路,其中性能调优恰恰是决定一个新兴科技是否能被市场接受的一个关键环节。语言模型这个概念向前追溯,可以一直聊到20世纪50年代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的计算语言学,即使香农信息熵也是所有一切源头之一。但即便如此,我们不能因此说贾里尼克(Fred Jelinek)提出N-gram模型没啥突破,因为这些原理结合进深度神经网络、无监督学习等现代方法,使之能够做到写诗和回答复杂问题,而非仅限于简单的问题处理,这才让AI不是只会写诗,还能进行多轮对话。
而且我们评价一个时代所谓“突破”,应该关注那些将先进科学理论转变为实际商用的创新。这意味着新的生产力体现在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上。在OpenAI推出的ChatGPT中,没有哪项基础理论或核心算法它们自行研发,但他们通过整合各种研究成果,最终让每个人都能方便地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并迅速在市场上产生强烈反响,这才体现出最根本意义上的价值提升。
2021年,就跟着科技特训营使用过GPT-3的小伙伴们应该深有感触,当时AI大模型已展现出良好的写作能力及概念理解能力,但无法进行多轮对话,所以只有行业内部惊叹外界无人问津。而如今,那种单纯改进只是体验升级,却又带来了多少新的工具与应用,每个用过它的人都有切身感受。
最后,让我们思考一下瓦特蒸汽机改良过程,他并没有发明蒸汽机,但是他的改进使其成为商用的关键。此后蒸汽机继续演变,以至于燃油车辆出现,再次改变工业面貌;同样马斯克SpaceX并未首创火箭设计,却靠不断提升性能,将量变累积为质变,使民航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
总结来说,“原理早已存在,所以没有突破”的观点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使原理存在,也需要大量努力去将其转化为可供广泛商用的产品形式。而对于像ChatPGT这样的工具,其自身并不包含任何彻底创新,它确实在把众多先前的研究成果集结起来,并以一种易于使用且具备显著增强功能的心态,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正是在这一阶段,我们应当认识到的 ChatPGT 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正在引爆一场在各行各业全面利用AI的大潮涌流之中,同时亦激励人们重新审视当前工作流程,并寻找新的可能性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