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行业资讯 0
光场相机相信大家都听过,虽然只有极少数人真正玩过,但光场相机的名字还是挺让人印象深刻的。不过也因为如此,光场相机民用化的路线就此终止了。首个推出消费级光场相机的Lytro宣告停止开发、生产以及相关服务。也就是终止了光场相机的业务,Google将以2500-4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该业务,不过只会保留其中的一部分员工。光场相机可以说正式歇菜了。
光场相机推出时的概念很好,通过特殊的镜片以及高速运算来实现先拍照后对焦的功能,保存不同焦平面的照片,按下快门后可以慢慢选择需要的焦点位置,可以很好地解决相机抓拍不及时跑焦的问题。对于手残党来说,确实是个福音。2011年Lytro推出了光场相机,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一些产品研发确实有一定的实用性。pictures.lytro.com网站上支援用户分享Lytro光场相机拍摄的照片,并可以重新调整焦点、3D景深。
然而作为小众产品,研发的速度跟不上影像行业的革新。一直以来Lytro光场相机的像素都没有跟上主流的水平,加上使用的传感器也较小,像素和画质都较难满足用户需求。更要命的还是售价,毕竟光场相机的研发费用较高,一台中低端卡片相机输出规格的光场相机,售价与中端无反相机接近。无人问津似乎一点也不奇怪,Lytro光场相机在前两年也选择退出市场,从而转战其他领域。
在消费市场失败后,Lytro转战电影院和虚拟现实的视频解决方案上。致力于可以实现更好体验的VR应用。然而VR市场同样遇到了风口过后的萧条景象,相比较光场相机,VR是关注度更小的领域,除了游戏似乎没有符合当时需要的应用领域。Lytro决定关张的结果也就不奇怪了。Google收购Lytro主要也是为了光场相机的技术可以应用在更多的VR虚拟现实的领域上。而光场相机本身,由于市场问题,Google也不会轻易让它复活。
在影像产品中,光场相机绝对属于一个划时代的概念产品,改变了拍照的操作顺序,甚至可以改变摄影界一直以来的理论。即使是放在所有数码产品当中,它也是很具创新精神的。然而即便是这样,市场证明了它是一款失败的产品,和很多稍瞬即逝的产品一样成为了历史。创新的产品在影像圈是否真的如此艰难?
纵观数码相机发展的历史,当中确实有不少打破常规越级登场的产品,除了光场相机外,Sony支援上网浏览的卡片机G3,富士的裸眼3D相机W1都属于这种越级登场的产品。它们都有非常性的新功能,但它们在市的寿命非常短。有些甚至只有半年的在售时间。对于影像这个根基扎实的行业来说,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同时也要改变数百年传承下来的摄影手法,这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太难了,大部分人是不会接受这样的产品的。更多人只会接受在原来基础上变得更好的产品,这大概是影像行业鲜有成功的创新产品的主要原因。
如今影像行业熄微,急需创新产品来改变局面。很可惜,大多数人已经对影像产品有了固有的印象,厂商们的努力也更多的是推出一些高性能的产品,然而这些并非广大消费者最想要的,更多的人希望能有和手机一样常用又小巧,且画质非常好的产品。这需要如何实现,是甩给影像厂商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