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0 数码 0
在芯片领域,华为和中芯长期以来一直是行业内的佼佼者。然而,随着美国对华为多次施加禁令,以及将中芯纳入“军工企业”黑名单,两家公司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局势,华为已经启动了芯片突围计划,并开始自建芯片工厂和生产线。
11月份,华为宣布在上海建立一家不使用美国技术的芯片工厂,以深耕物联网和5G相关的核心技术。而12月底,其武汉光工厂项目主厂房也顺利封顶。此外,还有消息称广州将购地建造研发中心。据报道,这些举措旨在通过自建从低端制造开始循序渐进,最终实现完全“去美化”,并向国际化迈进。
此举似乎也深刻影响到了中芯。在被列入黑名单后的第二天,中芯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II、亦庄国投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子公司,该公司业务涵盖12吋集成电路晶圆及集成电路封装系列、技术测试。据悉,此次合作共计投资50多亿美元(约326亿人民币),旨在提升技术、产能和良品率,为国产高端IC提供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华为还是中芯,他们都已经具备了相当可观的竞争力。在14nm工艺生产线上取得成功,并且即将推出国产7nm版本,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其强大的制造能力。此外,与国家机构合作,将进一步保障其供应链安全,不受海外限制影响。
尽管如此,对于国产晶圆代替方案而言,即便是这些巨头企业冲锋陷阵,也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升级。这意味着除了华为、中芯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企业需要加入这场赛道,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生态链,使得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对于国产晶圆产品更具信心。
综上所述,当我们看到华为和中芯正准备好迎难而上的姿态,我们期待更多行业伙伴能够加入这个大潮流,一起努力,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篇: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全过程报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