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数码 0
在2022年11月9日,智能制造网为您带来了一系列近期的行业新闻和企业动态。这些资讯涵盖了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北京发布无人接驳车管理细则、LG新能源与本田合资电池工厂激励计划以及吉利汽车与雷诺合资企业的建立等多个领域。同时,我们也关注了索尼取消手机塑料包装及郭明錤对歌尔股份生产AirPods Pro 2停产原因的分析,以及比亚迪高端汽车品牌定名仰望等事件。
【热点关注】
工信部批复组建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批复组建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些中心分别是石墨烯创新中心、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和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加强对这3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并共同推动它们加快建设进程。
海南:到2035年建设成为全国车联网重点产业示范区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起草了《海南省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并于2022年11月7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规划提出,要将海南建设成为全国车联网重点产业示范区,在2035年之前实现这一目标。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无人接驳车管理细则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于2022年11月7日发布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接驳车管理细则(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这份文件是国内首次针对不配备驾驶位和方向盘的短途载客类智能网联新产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国内率先以编码形式给予无人接驳车相应路权,获编码车辆可合规上路。
【企业动态】
LG新能源与本田合资电池工厂将获得2200亿韩元激励
据国外媒体报道,本田公司与LG新能源宣布,将在美国俄亥俄州合作投资35亿美元,计划在2025年底前开始生产。本田公司承诺若该项目顺利进行,将提供2200亿韩元(大约相当于1.8亿美元)的激励金。
培养年轻用户,谷歌正开发新穿戴设备
谷歌正在开发一款面向青春期之前不到十三岁孩子们的新的穿戴设备。这款产品由Fitbit负责,其目的是为了培育出健康地使用科技产品的小孩。这款设备代号为“Project Eleven”,旨在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吉利、雷诺宣布建立合资企业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及雷诺集团宣布签署非约束性框架协议,以创建一个新的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内燃机动力系统研发商。此项计划预计将从重量低于1千克的小型产品开始,如智能手机、相机或音频配件等,并逐步扩展至更多类型产品。
【产品速递】
索尼将取消手机塑料包装
索尼公司决定从明年的某个时点开始取消所有小型商品(如重量低于1千克)的塑料包装,这包括其旗下的智能手机、三角镜头相机及音频配件等40%以上受影响的商品种类。此举有望减少环境污染,并且符合全球越来越严格环保法规要求。
郭明錤:歌尔股份可能因生产原因停产AirPods Pro 2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他最新调查表明歌尔股份暂时停止生产的大部分订单可能涉及苹果耳机AirPods Pro 问题。他认为此次停产主要源自良率不足而非市场需求不足,因为熟悉电子行业的人士透露,由于良率问题,比亚迪失去了苹果耳机AirPods Pro的一部分订单单子。在质量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比亚迪预计会继续服务其客户并恢复正常运营流程。一旦完成改善,他们就能重新赢回原有的客户支持,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品牌形象,从而再度提升他们所服务行业中的竞争力。
比亚迪官方公告称,该品牌即将推出全新的、高端定位的大众用乘用车——仰望。而随着这个消息传播开来,比亚迪作为中国领先的乘用电池供应商及其自动驾驶技术领导者,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性能且价格亲民的大众市场电池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增长需求。在最近几个月里,比亚迪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使得它迅速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技术创始公司之一。
在过去一年中,比亚迪凭借其独特设计理念,以及通过持续革新的能力,它成功地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注意,并成功地转变为一个真正可靠且价值连城的地标性品牌。由于它坚持不懈追求卓越品质以及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更好的方法去构建更完美的事物,它被视作当今时代最有希望的地球居民之一。但即便如此,对比之下,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辉煌并不代表未来,但仅仅是过去的一个闪光点,是我们应该珍惜但不能依赖的一段历史。
在这种背景下,当我们考虑到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更安全,而同时又不会过度消耗资源的时候,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既能满足人们当前需求,又不会破坏地球未来的方式。不幸的是,即使是在最优雅的情景下,没有哪种方式能够完全避免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平衡,让科技进步同样促进自然保护,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是比亚迪一直致力的目标,也是每个人都应当努力达成的事情。
根据这些事件,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科技还是经济层面的发展,都充满了挑战性的机会。当谈及到未来趋势时,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变化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确保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体也有生存空间。这是一个需要跨学科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的问题,而不是任何一方独立完成的事项。不过,在这样快速变化的情况下,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改变总会发生,而且只要人类保持愿意学习并适应,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