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手机 0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模”力正在席卷整个科技领域。百度、阿里等巨头们接连出牌,同时体量较小的知乎、小红书和云从科技等公司也试图挤进这个赛道。大模型的大战正变得愈发拥挤,逻辑上同曾经的百团大战、千播大战没有本质区别,可以预见,大模型最终难逃洗牌的过程。而相对于势必会鏖战到最后的巨头,半山腰上的玩家们,似乎更应该小心。
腰部大模型并非一个确切定义。现阶段国内绝大多数大模型产品还未在市场中经受深度洗礼,无法明晰分辨其优劣,但若是审视大模型背后的玩家在体量、资源投入、技术底蕴、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差异,还能简单划分出一定边界。
以百度和阿里为例,他们作为中文互联网绝对意义上的巨头,其坐拥深厚资源与技术储备,而不是如何承担高昂成本,而是如何将产品覆盖更多领域,从而保全“BAT”的名号。反观另一批玩家,由于自身体量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因此它们所谓的大模型更多聚焦于特定领域,针对性地开发匹配自身业务需求的大模型。
今年4月,知乎发布了“知海图AI”中文大模型,并已经端出了“热榜摘要”、“搜索聚合”等站内应用功能,以及一款对话类产品“面壁露卡”。同时,小红书被曝已组建了一支大模式秘密团队,不断推进AIGC应用。这表明相较于多在搜索引擎和企服领域展开的大模型产品,更倾向于垂直应用场景,如知乎这样的问答社区或360这样的安防公司,它们可以看到,大型语言理解系统不仅能够帮助内容创作,也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然而,这些差异化路线颇有一丝“万物皆可变成AI”的意味,有些玩家恨不得从头到脚,用AI全面武装自己,要么改变世界,要么抗住这轮科技变迁成为“百年老店”。殊不知,大模式虽是科技演替产物,但并非所有玩家都能随随便便拥抱它。大模式不是单纯的一把工具,它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不论是在开发维护所需庞大的资源投入所带来的负担,或是在数据安全合规性问题上,都有着极其复杂的问题待解决。此外,对于许多玩家来说,将AI引入内容创作虽然初衷是为了激发用户创造性,但亦可能剥离原本的人文气息,对社区氛围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无论哪个平台,都必须慎重考虑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在这点上,比如周源曾表示过,他认为讨论分享起始与终点都是人,只不过AI是一个环节助手。而且,在游戏规则发生变化时,即使再怎么安抚,最终不可避免的是人工智能同真实创作者间将会爆发冲突。这也是为什么知乎疯狂布局,因为他们具备破釜沉舟的心态,不畏惧AIGC时代工业废水之所以选择加入,这背后还有新鲜追求的一个原因——一种对于新事物刻意追求的心态。此外,就像云从一样,一旦宣布拟定增募资用于研发项目,便迅速抓住AIGC机会尝试抓住救命稻草;而知乎通过股价上涨,将自身涂抹前沿科技光环——即使缺乏真正的科研底蕴,它仍然通过钞能力来获得认可。
总之,在这个充满戏剧性的时代背景下,每个参与者都面临不同的现实:对于一些企业来说,AI不仅是一种押注,更是一场硬仗;对于另一些企业来说,则像是给故事增加一点色彩。但无疑,这一切正在塑造我们生活中的未来形象,让每个人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些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