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 手机 0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汽车行业遭遇了由缺芯问题引起的严重挑战。尽管最初预计2021年将是转折点,但现实情况却是缺芯困局并未缓解,反而有所加剧。在此背景下,2021年一季度汽车产量预计将减少60余万辆,同时半导体供应链受到影响,使得苹果、索尼等科技巨头也面临产品瓶颈。初步分析表明,汽车、手机和安防行业将是受影响最深的三个领域。
导致缺芯问题进一步恶化的原因之一,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今年春节期间,一系列重大地震和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在日本和美国得州,对当地的一些关键半导体制造工厂造成了破坏。这包括东芝和富士通受损,以及恩智浦暂停其得州工厂运营,以及三星电子关闭部分半导体生产线。此类自然灾害使原本就紧张的全球芯片供应状况在2021年的开始变得更加紧迫。
市场恢复至平衡状态可能需要数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为半导体制造业不适合快速扩张。一旦代工厂如台积电宣布扩大产能应对危机,上游下游企业都需要花费数月准备设备与工具,然后进行安装调试工作。此外,即便这些措施得到实施,也至少需要六个月才能见到效果,这对于依赖进口核心零件的大型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时期。
然而,在这个艰难时期,也成为了我国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一个宝贵机会。我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提出了支持国产集成电路发展的目标,此后国内大量新公司成立,并且展开了大量投资计划。据统计,仅在2020年,就有近千家集成电路企业成立,其中涵盖了从设计到封装测试全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加上当前国际环境因素,我国国产芯片技术及应用势必迎来新的飞跃,为未来带来了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