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手机 0
在今日股市的背景下,家电市场呈现出一种意外的安静。除了海尔、美的等少数大企业,在11月12日如期公布了双11业绩战报,绝大多数家电企业却保持着平常心,就像没有特别关注今年双11的大促活动一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今年双11家电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家电厂商又在想什么,又在做些什么?
今年双11大促,天猫和京东相继发布了成绩单,但并未披露具体交易额,只是表示取得“创纪录”的增长。不过,家电圈注意到,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众多家电企业和商家的表现很安静!有人说,这可能意味着双11对家电市场和消费者的刺激作用逐渐减弱;也有观点认为,家电厂商们对双11的重要性认同感降低,或许还存在一些不可言说的隐患与问题。
据掌握信息显示,此年之交,本轮节庆期间,因“国补”政策与主要品牌的让利措施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情况,即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以及厨房用具等主销产品价格普遍跌至历史最低水平,而这正是许多行业内人士所称赞的一番“真便宜!”尤其是一批中高端精品型号,其出货量出现强劲反弹。
尽管如此,一线市场上的众多家庭用户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买新款可以享受20%国家补贴”,并且知道,“时间不久,便将无法享受这些优惠”。因此,他们加速提前消费,以免错过这一机会。
总结来说,这一年的双十一虽然给予了家庭用户极大的优惠,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由于国补政策推动,让利导致销售增长;其次,对于竞争愈发激烈,不仅要拼产品,还要拼服务、营销策略及渠道完善性;最后,是由于热销品类转变,以及竞争手段缺乏创新,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残酷,没有爆炸性的变化,只有肉搏式混战。
此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大部分乡镇经销商因为无资格获得国补,因此半个月以来都关闭门店。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谁能真正称得上赢家的呢?答案是 TOP3强或TOP5的几个品牌,以及阿里巴巴和京东这样的平台。这一切似乎暗示着未来行业将会更加精细化,不再依赖于单纯的大规模宣传,而是在精准投入中寻求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