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手机卫士发布了《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指出,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70%以上的用户遇到过手机速度变慢或卡顿问题,而目前市面上关于手机加速的相关产品,并不能给用户带来持久加速的效果,有超过七成用户反映该类产品加速优化持续时间短,为了维持效果,用户日均需要操作7.4次。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使用负担,甚至在一些重要时刻,这些卡顿问题往往会成为阻碍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
导致卡顿问题存在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
早前,手机厂商集中精力从硬件方面攻克手机卡顿做出的努力进行了大量的宣传,用户自然而言地认识到,大内存和足够的CPU是防止手机卡顿的硬件基础。这一需求也客观地反映在了用户的购机考量当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购买新机时更加重视内存大小,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将大内存作为核心卖点。
2016年安卓阵营的手机已经上到了6GB,有传言2017年内存容量还有望上升到8GB,然而这似乎也没有办法解决手机卡顿的问题,随着内存的上升,系统和各个软件也越来越吃内存。根据报告数据显示,有54%的用户指出自己在手机使用中存在卡顿现象,充分说明手机变慢及手机卡顿已成为用户手机使用两大集中问题,是目前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的最大痛点。报告还显示,有超过40%的用户认为手机变慢或卡顿给自己日常使用带来了“极大”或“比较大”的困扰,其中安卓机用户的抱怨最为突出。但同时软件层面的优化,却一直没有能够有效解决,硬件的堆砌并没有能彻底解决手机卡顿问题。
近日,荣耀手机官微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手机等厌症#的话题,让各大网友集中吐槽自己在使用手机时讨厌等什么,一时间吸引了众多微博用户的参与。而在众多评论和转发中,等待加载和等待充电成为用户普遍吐槽的焦点。在快充普及已经能够很好解决手机充电问题之后,手机卡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
根据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天翼终端满意度调研报告与终端质量报告》报告,之前作为用户首要痛点的“续航问题”已经被“卡顿问题”所代替。“卡顿”成为目前手机厂商急需要攻克的问题。那么手机卡顿真的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什么又导致了安卓手机的卡顿?华为消费业务CEO余承东表示,目前安卓生态体系比较混乱,应用程序的兼容性不好,还有应用程序在访问系统时比较随意,同时安卓每年也会发布新的版本,版本的兼容性可能也会有一些问题。
碎片化的安卓系统使得各厂商的软件优化应接不暇,很难一一兼顾。不过各大厂商也在发力解决这一难题。据悉,华为解决卡顿、越用越慢主要基于三方面,一是EMUI5.0的机器学习功能,准确预测用户行为;二是采用F2FS文件系统代替EXT3/4分区,提高4K性能,大量消灭文件碎片化;三是智能化的资源回收/压缩,保证系统始终有内存等资源可用。这种软硬件共同作用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手机卡顿的弊端。
另外荣耀赵明透露,荣耀将发布荣耀史上最高品质、最强速度之作,这是荣耀的大技术成果,将引领消费升级,而且该手机将全面解决让行业头痛的卡顿问题,这让人想起荣耀开年即将发布的旗舰之作荣耀V9。据悉,荣耀V9在配置上将搭载麒麟960处理器,拥有4GB/6GB运行内存两个版本,内部存储空间64GB起步,并使用了一款5.7英寸2K分辨率的显示屏。硬件层面足够优秀之外,荣耀V9搭载的EMUI 5.0系统也能为手机解决卡顿问题保驾护航。荣耀V9将搭载的EMUI 5.0具有更好优化,后台系统能自动分配手机的处理器和内存资源,首先确保经常使用的功能流畅、高速。这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对于经常使用的车辆大开绿灯,而对不太使用的车辆进行短暂停车,确保常用车辆优先通行。这样用户经常使用的应用启动速度将提升50%,同时无需手动清理也可保证操作流畅。华为方面表示,EMUI 5.0在安卓系统底层运用数据库引擎与图形渲染优化技术的基础上,其智慧智能感知系统,能主动学习并预测你的操作行为,适时将CPU、GPU和IO等资源分配给常用应用,在任何时候相机、微信、淘宝等这些常用应用都能极速开启,更好的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受。EMUI 5.0系统解决了安卓手机用的越久越慢的问题,18个月后仍能发挥性能的80%以上实力。余承东曾表示,华为团队的目标就是要在中国的各方面体验都要超过苹果。他指出“在国内除了华为以外,其他厂商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华为有9万名研发人员,在全世界都设立有研发中心,我们有的人才,才能实现给安卓换‘心脏’的能力。”而共享华为研发成果的荣耀则同样将会以更强的机型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荣耀总裁赵明在2017年的新春寄语中就指出,荣耀将以“笨鸟”精神所做的积累加速突破,为品质和创新正名,给手机产业带来加速度。“2017年,荣耀将从系统、硬件、软件多层面真正解决卡顿问题,让用户真正感受到不卡顿的流畅感。”荣耀赵明这么提到。
手机卡顿已经成为手机用户最为关心的痛点,在陆续解决续航、快充、拍照问题之后,这一影响操作体验的问题势必又将成为手机厂商攻城拔寨的又一关。荣耀融合了如此优秀的硬件实力外加软件优化的独特优势,在2017年的新品能否解决这一难题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