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 科技 0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无疑是互联网上最为热门的话题。然而,尽管这些技术被广泛讨论,但实际使用者的人数远低于人们的想象。据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对全球2000名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19%的人曾使用过ChatGPT,而使用谷歌Bard的比例更低,为9%。
除了摩根士丹利之外,每一家投资机构都对大众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态度表示关注。德意志银行针对全球1万个家庭进行了独家数字基础设施组别(dbDIG)调查,在5月份,有5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听说过ChatGPT,这个比例在两个月前只有38%。
这样的反差背后揭示了一个现实:虽然大家嘴上说着AI改变生活,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冲击下,不少职业会被机器代替,结果却是海外用户似乎不太感兴趣主动拥抱变化。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和高收入群体才是使用ChatGPT频率最高的人群。这可能是因为高收入群体对于潮流变化更加敏感,他们有更多资源去了解新技术,所以他们频繁使用ChatGPT以免自己落伍。而学生们则用它来完成作业、写论文,并且它们做作业和考试的能力并不差。
然而,在商业层面,一切就都不一样了。大多数工作场景都涉及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但如何规避产生的一系列法律风险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学生滥用可能只会带来学术不端的问题,但商业组织滥用则可能引发版权问题,从而导致金钱上的赔偿责任。
目前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纷争还没有结束,它们的地位也尚未得到普世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位普通员工想要利用这些工具,就必须极其谨慎。这也是为什么摩根士丹利强调投资者需要明白,这些技术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以及第一个尝试它们的人将承担很高风险与潜在收益同时考量的情况下行动。
当然,用ChatGPT或New Bing聊天、讲笑话并非难事。但要像完成主题明确论文、做PPT或者编写代码那样有效地运用它们,则需要一定技巧。这包括准备好正确的问题以及所谓“提示”,即指令或问题,以便获得所需输出。此外,还有一种称为“提示工程师”的专门角色,他们通过改进优化过程中的提示词,将大型任务分解成更简单的小任务,以达到目的。
尽管当前这类工具仍然无法完全理解人类情感和语义含义,因此用户想要最大化效率,就必须既清楚自己的需求,又理解产品运行逻辑。不过,由于这一要求较高,这意味着真正能驾驭这些工具的是少数精英,而不是寻常百姓。而现在,尽管这些技术代表未来,并且拥有巨大的潜力,但是至少目前,它们还是相对昂贵、高级别,而且充满挑战,让它们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触及的地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