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看见未来,让学生拥抱未来
“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6月12日,在“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2019校长高阶研修班(以下简称高研班)的培训讲座上,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专委会副主任余胜泉用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话,作为他的讲座《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的结束语。这次讲座,将台下近6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带进了未来的场景,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哪些方面更好地帮助一位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育人是关键:人工智能与教师的未来角色
“人工智能不仅会对社会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也会对教育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未来教师工作的40%左右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余胜泉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可以通过大资料对青少年情感、知识认知网络进行全面模拟仿制,通过资料了解青少年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个体发展特征,实现自然语言互动形态的“智慧导师”服务。
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余胜泉阐述了未来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共有12个方面。其中知识性的讲授、传授性的教学,百分之七八十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育人性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增强,这一切都要求教师的日常工作形态发生实质性、结构性改变,不断提高人机结合的教育智慧,“在人工智能时代,育人的能力会越来越重要,人工智能的时代应该关注学生的灵魂和心灵”。
西安新知小学执行校长王琦在学习心得中写道:“当技术的应用变革传统行业、冲击现有的生态圈时,未来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人与机器的竞争。作为教师,我们唯一能领先于机器的就是创新性育人,我们的工作将会更具有挑战性,我们需要具备更为全面和综合的知识体系,能够从心理、生理多方面组织学生认同这个世界、认识周围的事物……”
学习有方法:脑与认知科学研究进展及启示
这次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中心主任陶沙带来了脑与认知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对于“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
陶沙的研究领域是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和语言学习,尤其是学习困难的个体和影响因素以及中国生态文化环境下儿童发展的机制研究。他在讲座中坦言,中国学生学习时间长、效率不高,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关注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
近年来的技术发展让研究者对人脑的学习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陶沙在讲座中分享了“学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儿童和青少年的脑发育有什么特点,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是怎么与他的心智成长、学习关联起来的”“学习经验怎么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脑智发育”三个主题,帮助校长分析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的主要问题。
这样的解读回答了一些校长在日常教学中的共同困惑,比如孩子身上为什么会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行为(为什么总学不会?为什么总多动),同时也消解了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焦虑和困惑,让他们能更理性地去看待阅读困难、能力差异等现象。
课程新升级:延请名师,深挖内涵,理论实践相结合
校长高阶研修班是“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的品牌培训活动,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助力校长专业成长。前两年举办的研修班受到参与校长的广泛好评,第三期研修班进一步深挖内涵、优化课程、丰富内容和形式,给校长们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更扎实的学习收获。
第三期研修班除了作为“重头戏”的人工智能和脑科学在教育领域的相关前沿研究成果之外,也保留了广受校长们欢迎的“经典曲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管理与师德建设处处长黄小华为学员解读《新时代全面落实十项准则,提升教师队伍师德素养和能力水平的政策走向》,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校长何哲慧分别做了《儿童成长讲“五养”》《家校合力,打造阳光校园》讲座。
“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永胜提出,新时代校长的历史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了这个历史使命,学校文化教育要“落位有根”,学校的文化要有依据,核心文化要表述一致。
“校长是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植根教学,做好课程改革和建设;校长要做好管理、善待教师,只有善待教师,教师才能善待学生、家长,我们的育人才能落地。”刘永胜说。
《中国教师报》2019年07月0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