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MWCS2019前夕,中国移动释出了业界期盼已久的5G品牌标识,同期,中国移动披露了网络、终端、业务、生态、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的5G规划。
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移动5G商用指出确定性的目标和方向,有利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更为关键的是,5G牌照适时发放为产业链聚焦中国市场提供了良机。
如果以五年时间为一个周期,从历史看待未来发展,五年前的4G商用初期,比如中国移动成立咪咕、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等,前者是面向大视讯、全息互动场景的探索,后者是面向云网融合、云网一体,为以SA为目标网商用铺路。
其次,4G时代初、中期的规模商用,离不开中国移动自主品牌终端的发力,量小但引领行业风向标的意味非常明确。
如今,在5G发牌后第19天,中国移动便亮出了5G自主品牌三剑客——首款自主品牌的5G手机、5G CPE,以及5G-BOX,从消费级市场到家庭场景再到面向工业互联等,实现自主品牌的多场景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在自主品牌终端释出中首次提到“网络+终端+内容+云服务”的端到端协同,而5G-BOX同时支援NSA+SA。
基于对5G的理解与认知,中国移动释出了5G品牌标识。其中,5G“∞”符号形象体现了改变社会的无限可能,寓意中国移动5G开放、共享的理念和愿景;“5G”右上角的两个“+”号寓意中国移动5G+计划将为行业及个人带来叠加倍增的价值;两个“+”号从小至大,表达中国移动不断开拓向前,引领技术发展,改变社会的坚定信念与积极态度。
以下为中国移动5G+相关要点:
1.网络
(1)2019年,中国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在超过50个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
(2)强化2.6GHz和4.9GHz双频协同,以64通道大规模天线基站为主体,打造立体化、智慧化、高效能的5G无线网络;(注意:中国移动在提到5G建网时,用了“低成本、高效”二词)
(3)推动网络架构云化和虚拟化,加快SA新网络、SPN新传输等技术成熟应用,构建云网融合的领先基础网络;加速推动独立组网,作为目标方案的成熟与运用,充分发挥5G尤其是在独立组网情况下服务化架构的实施;
(4)中国移动将顺应企业上云和终端应用云化趋势,加快网络云化改造,构建以云为核心的新型网络架构,打造“最懂云的网”,并通过广泛合作提升云端计算基础设施能力,推出云互联、云专线、云宽频等云服务产品,提供一站式云网融合服务。
(5)2020年,核心网75%实现云化,2025年100%实现云化。从云网融合会走到云网一体,到了2025年云就是网,网就是云,云网不再分家。
(6)构建电信级边缘云服务能力。中国移动将加快建设广覆盖、固移融合的边缘资料中心,打造“连线+计算”的泛在基础设施,提供电信级边缘公有云服务和定制化边缘私有云服务,更好地满足未来5G业务在时延、带宽和安全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7)做好5G网络安全保障,强化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研发和风险评估,防范各类网络安全风险,守护网络空间设施安全;(笔者认为5G确保端到端的业务安全是基础)
(8)中国移动将实现对资料采集、传输、储存、使用全链条的安全管控;
(9)中国移动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4G基站数量占到全国一半以上,也占到全球的30%,超过240万,将充分利用4G站址资源建设5G,实现快速网络部署。
(10)GTI 近期将持续研究大规模天线、多波束天线和上行资料压缩等技术提升4G系统效能,探索4G终极目标网络特性及4G/5G频谱共享和终端解决方案等,推动4G平滑演进;
(11)GTI推动3.5GHz、2.6GHz及4.5GHz、4.9GHz、2.3GHz等5G频谱发展和5G端到端产品成熟,同时启动毫米波技术及5G网络智慧化研究;
(11)GTI聚焦基于公网的5G企业网络解决方案以满足垂直行业需求;联合产业与垂直行业共同探索5G创新业务与应用以及商业模式,同时开展5G国际漫游需求与解决方案的研究。
2.网络能力
(1)一个核心基石是打造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络。5G作为接入方式,只有和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云端计算(Cloud Computing)、大资料(Big Data)、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等新兴资讯科技深度融合、系统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孕育新兴资讯产品和服务,成为推动各类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2)六大创新能力则是在构建5G精品网络的基础上,推动5G与“AICDE”(人工智能、物联网、云端计算、大资料、边缘计算)紧密融合,提供人工智能即服务(AIaaS)、物联网即服务(IoTaaS)、云端计算即服务(CloudaaS)、大资料即服务(DataaaS)、边缘计算即服务(MECaaS)、安全即服务(SecurityaaS),从而向各行各业提供开放化的网络即服务。
(3)人工智能即服务(AIaaS),将依托中国移动人工智能平台,发挥AI算力、资料优势,打造连线与智慧融合服务能力,赋能内外部应用,同时与业界领先的芯片公司合作,推动AI产业硬件成本降低,共建AI生态。
(4)物联网即服务(IoTaaS),将依托中国移动OneNet(中国移动物联网开放平台)、Onelink(中国移动物联网连线管理平台),持续丰富物联网“云-网-边-端”全链条能力,打造端到端物联切片与专网建设能力,同时提供更高价效比、更深度定制的5G、V2X等物联网芯片/模组,为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物联网服务。
(5)云端计算即服务(CloudaaS),将通过构建以云为核心的新型网络架构,启动全球最大规模的网络云化变革,力争2020年达到75%,2025年实现100%;依托中国移动BigCloud(中国移动云端计算平台),联合产业丰富产品种类,2020年提供超过200款云产品;推出云互联、云专线和云宽频,实现云服务和5G网络能力深度融合,打造面向社会生产、生活的一站式服务。
(6)大资料即服务(DataaaS),将以资料为核心,提供安全可信的大资料服务能力,推动资料价值创新领先。依托强大的网络、IT业务、公共资料构筑全面、优质的资料基础。通过构建行业领先的大资料平台,提供多样的服务、共享的资料、统一的管控。并在提供赋能内外的大资料服务时严格践行“三不原则”,确保资料不涉及隐私、原始资料不出系统、系统不出移动。
(7)边缘计算即服务(MECaaS),打造领先的“连线+计算”融合基础设施,提供全栈开放的边缘云服务能力。通过构建广覆盖、固移融合的边缘资料中心,推出轻量化、易运维的边缘云平台。发挥5G+边缘计算融合优势,锻造一批行业标杆应用,提供业内领先的一站式建设、运营和交付能力。联合上下游产业伙伴,共同探索合作共赢商业模式
(8)安全即服务(SecurityaaS),一方面打造安全的5G网络,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行业安全需求,从组网、隔离性、密码演算法、认证机制等方面提供定制化的安全配置,从而提供有保障的、灵活可定制的安全服务。
(9)为了加速推出网络即服务,中国移动将持续构建“5G+”硬核能力体系。一是做优做强“5G+”内生能力,利用中国移动资源优势提供更优质的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等通讯能力;二是叠加赋能“5G+AICDE”外延能力,与人工智能、云端计算、大资料等资讯科技深度融合,提供全方位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差异化定制网络与智慧服务;三是开放共创“5G+机器人、无人机、AR/VR、高清视讯”等应用通用能力,打造繁荣共生的“5G+”生态级中台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多层能力“聚变”反应,赋能各行各业。
(10)中国移动将紧扣行业客户的连线需求、网络及终端需求、应用及解决方案需求,推出“网络+中台+应用”5G产品体系。中国移动在网络层打造5G+新型基础设施,中台层提供网络运营管理、深度连线管理、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层深度嵌入客户生产管理流程、提供定制化行业应用,加速各行各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3.终端
(1)中国移动将把“终端先行者计划”升级为“5G终端先行者产业联盟”,联合芯片、终端、射频、仪表、渠道、业务、平台、行业解决方案等领域合作伙伴,加快推动终端多模、多频、多形态发展。
(2)面向5G终端产业新趋势,中国移动将坚持“三多一新”的产品策略:多模式频段,多终端形态,多使用者选择,新产业生态。
(3)通讯网络下一步变革的核心是DICT化,网络满足泛在连线的多种业务需求成为可能,带来对不同品类、不同能力终端的多样需求。网络数字化转型和“5G+AI”跨领域技术融合,将促进终端范畴不断扩充套件、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同时,5G与AI融合,推动智慧算力在云边端重构;
(4)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带宽成本,使云端丰富的资料运算能力得到释放,5G终端将以瘦终端和AI智慧终端等不同形态,渗透到个人、家庭、行业等更多应用场景中。
(5)5G网络的上下行能力大幅提升,将促进网络承载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势必带动终端的输入、处理、呈现等能力的全面提升;
(6)VR/AR几十兆到百兆的带宽需求在5G时代得到很好的满足,将推动AR、VR的快速普及。
(7)未来,全息体验需要几百兆甚至G级的带宽,5G的出色网络能力使满足这一需求成为可能,这将带动终端的软硬件全面提升。相隔万里的人可以超脱传统的语音、视讯通话,实现近乎面对面的全息交流;
(8)基于5G与人工智能的共同赋能,所需的服务更精准地推送给使用者,实现业务主动“找使用者”,真正实现业务“服务人”。
(9)在行业领域,5G使大规模的视讯回传成为可能,结合云端智慧,相当于给行业资讯化赋予了眼睛和大脑,将大大提高行业资讯化水平,将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比如,在钢铁产线上用高清摄像头拍摄产品,通过5G实时回传视讯并结合云端人工智能进行物体表面缺陷分析,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效率高、质量稳定。
(10)优先聚焦市场空间大、示范效应强的重点品类,如基础连线型、流量拉动型和行业纽带型产品,解决5G商用初期市场的终端需求;
(11)推动5G芯片和终端价格快速下探,2020年底推出1000-2000元档5G手机,实现高、中、低端5G产品协同发展,实现5G替换4G。
(12)面向消费和行业市场,分别打造超百款终端产品,为个人和行业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实现5G终端和使用者规模发展,2020年5G终端市场达到数千万到亿级;
(13)在消费领域,携手内容、应用和终端厂商,在超高清视讯、办公、娱乐、VR等领域,着力打造一批5G优选应用,提供与4G时代的差异化体验。行业领域,建立行业产品库,面向14个重点行业打造通用、标杆型解决方案,提供供需共享平台和丰富的终端产品。
(14)为推动5G终端产业成熟,实现快速商用,中国移动联合终端产业合作伙伴发起“5G终端先行者”计划,历经一年半联合攻关,推出多项重要成果。
(15)“5G终端先行者计划”解决了5G终端从无到有的问题,推动5G终端产业链初步完备。“先行者计划”两次释出5G终端技术规范,逐步明确终端产品技术要求;聚焦产业资源,2.6G试验频段获批3个月,即快速推出具备商用能力的解决方案,实现2.6GHz与3.5GHz同步发展;组织开展功能、效能、稳定性、使用者体验等4大类测试、解决4000多项问题;
(16)“5G终端先行者计划”全面升级为“5G终端先行者产业联盟”。面向终端产业链上下游及渠道、业务、平台、行业拓展合作伙伴。联盟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为宗旨,共同推动5G终端产业成熟、丰富5G终端产品品类、孵化5G典型应用场景、构建5G终端繁荣生态;
(17)联盟首先将聚焦6大专项任务,推进产业合作和产品升级。通过研究5G终端的射频方案,成立5G开放实验室,开展产品基础效能攻关;面向ToC、ToB领域,开展5G电竞终端产品研究,5G+超高清视讯以及5G+智慧交通等产品的研发工作,培育5G应用场景,推出满足需求的终端产品。中国移动也将依托中国移动智慧硬件创新中心,开放核心能力,服务产业、合作探索5G创新应用;
(18)6月25日,中国移动进行了11款5G终端的万台交付,包括华为、OPPO、vivo、中兴、小米、一加、三星、TCL和中国移动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和资料CPE。首批终端预计7月取得国家入网许可,7月底开始陆续启动上市。
(19)中国移动“5G终端先行者产业联盟”携手国内外终端厂家,释出4大类别、14种形态、42款5G商用终端及解决方案,包括13款手机、3款芯片、13款资料终端,以及13款泛5G智慧终端,将有效满足5G商用初期消费者和行业应用的迫切需求。
4.标准
(1)牵头的5G SA网络架构标准是首次由中国公司主导制定的新一代行动通讯网络架构标准;
(2)中国移动将致力于在5G下一版国际标准(R16)制定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协同产业各方加强5G相关基础性技术研究,确保中国移动5G网络技术先进;
(3)中国移动在ITU(国际电信联盟)、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等国际组织中牵头关键标准专案,网络领域、无线领域提案数在全球电信运营企业中均名列前茅;
5.业务与应用
(1)中国移动正面向工业、农业等14个重点行业,聚焦74个场景,开展5G应用创新。
(2)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与制造企业合作,开展5G搬运机器人、视讯质检、远端现场等智慧工厂应用,有效提升工厂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3)在智慧交通领域,与汽车厂商合作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5G乘用车和国内第一辆商用5G自动驾驶园区车;
(4)在智慧医疗领域,和知名医院合作,完成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端脑外科手术;
(5)在智慧能源领域,与电力企业合作打造5G智慧电网和全国首个5G智慧电厂等;
(6)下阶段,中国移动计划打造100个5G示范应用,加速推动5G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7)中国移动将投入30亿元,实施5G+超高清创新发展计划,打造全场景沉浸式业务体验;
(8)推出5G超高清视讯。构建端到端4K/8K视讯制播能力,重点围绕体育、演艺、文化纪录片、电竞等领域,持续丰富内容和产品形态,为客户提供移动化、场景化、沉浸式、超高清视觉体验;
(9)推出超高清5G快游戏。发挥5G网络高带宽、低延时等特性,推出“超高清、无延时、云端执行、即点即玩”的超高清云游戏服务,真正实现跨平台、跨终端、随时随地玩游戏,畅享极致画质、健康绿色的游戏体验;
(10)推出超高清视讯彩铃。开发实时互动、多屏展示的超高清视讯彩铃产品,提供个性化、社交化、互动式新型体验。
(11)在新应用方面,中国移动推出超高清视讯、超高清彩铃、超高清游戏、沉浸式互动教学,并积极打造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特色应用。2019年,中国移动将完成350场4K体育赛事直播、推出超高清音乐150万首。
(12)打造基于速率、带宽、时延、切片、功能等多量纲、度、多模式的服务能力,提供视讯提速、游戏加速等全新体验。
6.生态
(1)联合资讯通讯业上下游企业,加快推动5G芯片、终端、装置、应用等全产业链成熟;
(2)联合重点垂直行业,推动5G技术与行业标准深度融合,开展跨产业跨领域的联合研发和应用创新,突破5G融通发展瓶颈;
(3)联合社会多方创新力量,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深化产融结合,打造5G产业生态和创新创业孵化器。
(4)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协同创新平台,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5)联合其他电信运营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推进行业合作和5G共建共享,集约高效实现5G网络覆盖。
(6)依托5G联合创新中心和中国移动的研发机构,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和开放共享的研发生态。打造5G产业数字化联盟,推出百家伙伴优选计划、百亿资金腾飞计划、千场渠道推广计划、优惠资源享有计划,促进产业共同发展;
(7)设立5G联创产业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首期70-100亿元已募集到位,主要聚焦5G核心技术和重点应用领域,提供产业创新资本支援;
(8)共同打造5G精品内容。中国移动发起成立国内首个面向数字内容领域的5G多媒体创新联盟,汇聚44家产业伙伴,覆盖内容生产、传输、传播、消费等数字内容全产业链环节,努力为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9)5G不是简单的“4G+1G”,将更具有性、呈现更高价值,能够为跨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基础设施,充分释放数字化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10)中国移动将全面实施“5G+”计划,通过推进5G+4G协同发展、5G+AICDE融合创新、5G+ Ecology生态共建,实现5G+X应用延展,使5G真正成为社会资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基石。
(11)携手产业共建的产业数字化联盟已涵盖15个省级5G产业联盟、13个垂直领域联盟、2000余家行业伙伴。5G+行业解决方案聚焦14个重点行业、74个应用场景,提供65个实践案例。
7.5G服务与商业模式
(1)推出“BEST”新商业计划 ,以基础(Basic)、使能(Enable)、专属(Special)三种服务模式携手合作伙伴共创5G新时代(Times);
(2)做好基础服务。推出标准化服务,合作伙伴可以直接呼叫中国移动代计费、上网加速、云游戏渲染、人工智能语音互动等平台能力,满足通用业务需求;
(3)做优使能服务。推出5G+AICDE能力服务,开发者可以结合应用需求呼叫相关能力并做定制开发,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4)做强专属服务。开放5G底层网络能力,为合作伙伴定制网络、共同做优产品,提供深度定制化服务;
(5)积极推动网龄计划,让网龄越长的优惠越大,推动要素定价,能力服务定价,基于速率、分辨率、Qos定价;未来,随着SA能力的推动,切片能力的定价等等都可以给大家提供个性化服务。
(6)新生态多样化的商业创新,让每一个创新应用的市场价值都能够得到彰显。多组合、多场景,多量纲的组合方面,从产业协作,从独立的上下游关系演变为生态共创、共生和共赢,我们不光看到上下游关系,我们更要看到深度的融合,我们把开放的生态做的更好。把我们高速铁路的服务做的更好。
8.上海5G发展相关
(1)今年,在上海,三大运营商相继宣布了5G网络首发,体现了上海在国内外5G市场的重要性。目前,上海正在打造5G网络先行区、创新应用示范区,和产业企业集聚区,正在打响双千兆宽频城市品牌。
(2)目前,上海建设5G基站超过3000个,截至2019年年底,将完成1.3万个基站部署,基本完成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的覆盖。截至2021年,上海将聚焦10大重点垂直行业领域,形成100项以上的行业应用标杆,培育1000个5G创新应用专案,5G制造业、软件和资讯服务业、应用产业规模都将实现千亿目标。